新春走基层:蔬菜大棚里的新期待主持人:昨天(28)是农历除夕,春节假期的第一天,绝大多数市民都在家休息,等待阖家欢乐的年夜饭。但在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村民张凤文和郝健两口子从早上7点就在自家大棚里忙乎起来。他们到底在忙什么?请听记者刘钊的报道。
除夕早上7点刚过,张凤文和郝健两口子就来自家大棚,开始按照今天的订单装箱前一天晚上采摘好的蔬菜。两口子经营着15座蔬菜大棚,张凤文说:除夕订菜都是为了做年夜饭,他们配的 “蔬菜礼盒”品种多,品质好,年夜饭绝对够用。
(录音:比如说咱冬天适合这种叶菜,像洋白菜、茴香、小白菜、油菜,像罗马生菜,像西兰花、菜花、芹菜、撇咧。)
张凤文两口子今年都55岁了,夫妻俩种了30多年菜,是远近闻名的种菜能手。但更让这两口子出名的是去年2月1号,习总到第六埠村考察时,走进了两口子的蔬菜大棚,察看了蔬菜长势,还和两口子拉起家常。张凤文说:虽然已经时隔一年,但总的话语依旧激励着她。
(录音:他说得感谢你们为京津冀提供了这么好这么新鲜的蔬菜,丰富了春节的菜篮子,那阵心里倍暖和。自从总来了之后,就觉着非得干出点样来,咱就把这十五大棚给种好了。)
为了把菜种得更好,张凤文两口子经常找农业专家请教,将“经验种菜”升级为“科学种菜”,去年,他们申请补贴,改造了两座农业物联网智能大棚。大棚里的温度、湿度以及水肥情况,都能在手机上控制。张凤文说:
(录音:你看打风口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咱们拿手机都可以控制,还有卷帘被,也可以拿手机控制的特别省事,还有咱这个滴灌也是拿遥控控制,这么一按,水就来了。)
(录音:我们又新种了你看灵芝蘑菇、这又引进的像西红柿,水果味的,还种着草莓味的柿子,原来不敢种,因为咱这个大棚它没那么高的温度。)
两口子种植的蔬菜品种越来越多,品质越来越好,去年一年,订单供不应求。此外,村里规划设计的“研学游”,也带来不少参观大棚的游客。郝健说:
(录音:我们参观学习的比较多了,临走之前都带点咱的蔬菜,多的时候每天可以卖好几千斤,有时候供不足,就周围邻居的,其他的农户的,给咱送点菜来,也是带动了一部分农户增收。)
(现场音:欢迎大家到我们家的蔬菜大棚,一号棚就是咱们总进过的大棚,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总来时候的过程,当时总来的时候啊嗯我的心情特别紧张……)
上午10点,市民孙女士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张凤文两口子的大棚摘菜,顺便参观一下他们的智能大棚。张凤文化身讲解员,介绍了习总考察的大棚和目前蔬菜的长势。孙女士说:
(录音:春节假期第一天,带着孩子过来摘点菜,拔点萝卜,晚上做年夜饭。正好也让孩子们看看总来过的大棚,体验一下,学点农业知识。以前都是网上订菜,这回是第一次来。张大姐给讲的也特别好。)
(现场音:看那点圆白菜可以浇水了,有点干了,抽时间浇一浇。芹菜、撇裂,还有咱有机菜花,明天都上点水。小油菜长得挺好,要油菜的也挺多……)
送走孙女士一家,已经临近中午,张凤文两口子最后检查了一遍大棚,规划了明天一早的工作。关门,回家过年。张凤文说:新的一年,他们也有新期待。
(录音:下一步我就想着能把大棚都改成智能化的,还有就想着多引进一些个新的品种,就是附加值高的,也带动着咱村里边的这些个菜农一块跟我们学习,种点新品种,都发家致富,这也是我2025年的一个希望、盼望。)
热线电话: 15940539143
电子邮箱: 1285467814@qq.com
公司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陵东街道西窑村(西窑建材交易中心五金园A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