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教育】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四十五载耕耘不辍 育人育才桃李芬芳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这片培育建筑设计领域人才的热土上,桃李天下、荣誉满满。她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也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单位……
从最初的数间砖瓦校舍,到如今依山傍水、设施完备的现代化校园,学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华丽嬗变。岁月如歌,贵州建设职院在风雨兼程中迎来了她的45岁生日。
由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主办的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信息建模赛颁奖仪式
“规模450人,学制三年,设硅酸盐工艺、建材机械、胶凝材料制品三个专业。”1979年,贵州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应运而生,这是贵州建设职院的前身。
1989年建校10周年,学校开办了全日制中专班、职工中专班、函授大专班、职工短期技能培训班,实现多层次办学;
2009年,建校30周年,更名“贵州省建设学校”,学校牵头领办的贵州省建设行业职业教育集团挂牌成立,开办专业35个,在校生7300余名;
2011年,新校区地址选定于贵阳清镇职教城东区,2012年11月学校建筑二分校的师生1000余名迁入新校区办学;
2014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正式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全年共招生4116名,中高职在校生人数达到11754人;
2019年,《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培训获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并被省教育厅列为省牵头单位;
2023年,多形式服务学生就业成效明显,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接近95%,是被省教育厅推选参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单位的唯一省属职业院校;
在历年高职院校年度综合考核、“双高”建设任务、“技能贵州”项目、“三全育人”综合检查、学生“一站式”建设、学生就业、教师职业能力竞赛等各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学院发展一路向好。
从450人到13000余人,从70余名教师到600余名教师,从斑驳的平房到500余亩的现代化教学场地,贵州建设职院用实力证明办学育人能力的飞跃提升。一批又一批潜心育人的名师名匠从这里涌现,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技术技能人手……
从最初的硅酸盐工艺、建材机械、胶凝材料制品3个专业,到如今围绕建筑、紧贴时代发展需求设置的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备技术、建筑装饰技术、建筑经济信息管理、建筑新型材料5大专业群、25个专业,贵州建设职院紧贴时代发展脉络,扎根黔贵大地,服务贵州发展。在这里,知识的种子在智慧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这里,数以万计的学子怀揣梦想,扬帆起航。
为发挥辐射专业带动能力,学院牵头领办的“贵州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跻身全省首批六大职教集团之一,更是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秉承“学鲁班精神、做大国工匠”的育人理念,以“山地建楼宇、智慧筑黔城”为专业特色,贵州建设职院不忘育人初心情怀,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蔚英毓秀、薪火相传。
在璀璨的发展历程中,贵州建设职院始终勇往直前,主动积极加深校企融合服务贵州,积土成山,风雨无阻。
“学校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同时,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校企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给企业与专业技术人才架起了直通的桥梁,这是双赢的好事。”今年9月初,贵州建设职院建筑消防工程技术校企合作研讨会上,28家企业代表齐聚共商校企合作未来,贵州中鼎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钢有感而发,给予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充分肯定。
据了解,贵州建设职院目前已与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通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电子有限公司、贵州华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50余家省内外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校企携手并进,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的新路径,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作为建筑人才技术与产业市场的转交中枢,贵州建设职院架起一座座桥梁,连接教育与产业的广阔天地。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联合培养、推动技术创新等深度合作,不仅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更为地方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深入贯彻服务地方经济落实落细。
为进一步加大校企联合能量释放,贵州建设职院依托自身优势,与企业共同打造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智慧消防黔匠学院、数智建设产业学院,用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规范服务模式,为贵州建筑产业现代化增效赋能。
校企合作模式升级,依托智能建造产业学院,贵州建设职院迅速启动企业专家城市体检服务活动,深入铜仁市碧江区、万山区,贵阳市乌当区、白云区等地实地考察、深度调研,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住建云APP汇总给了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服务地方发展,促进精准服务迅速落地。
此外,学院还充分利用贵州建设职业教育集团,通过2024年“知识产权周”等活动,组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分享技术、交流经验,使学生和从业人员深入了解当前产业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迫切需求、最新趋势及法律法规,从而调整和优化教育内容,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直接对接产业需求。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为贵州省教授职业教育的教师带来了一系列数字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助推贵州省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发展。
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来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让教学更加贴近行业实际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企业输送更多符合岗位要求的优秀人才,助推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战场”上,贵州建设职院用忠诚与担当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2021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在贵州高职院校中成为唯一。
为了让党的声音入田间地头,学院组建由学院党委班子成员组成的“宣讲队”,先后到荔波县高桥村、大土村,县果水村、铜锣村等10余个村开展国家方针政策、会议精神宣讲累计50余次,驻村围绕“一宣六帮”开展宣讲100余次星空体育,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解读“三农”政策等,坚定了群众对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拥护和决心。并围绕“立足国情省情讲思政,面向乡村大地搞教学”,开展“思政大讲堂”。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堂搬到乡村,先后到荔波县朝阳镇洪江村、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村、平坝区塘约村、罗甸县龙坪镇大关村、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开展思政教育讲堂5次300余人,把大学生思想教育同乡土文化、乡村榜样精神等相结合,为乡村全面振兴培养出一批爱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美好乡村建设者。
选派40余名建筑专业骨干教师协助思南县、望谟县政府开展脱贫攻坚项目——房屋安全性评定工作,共完成10000余户房屋安全评定,其中20名教师获望谟县人民政府“先进个人”表彰;选派37名素质高、专业能力强、作风优良的教师、党员干部分批赴水城区开展“匠心筑梦·智慧建工——安全有我行”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农村技术带头人,深入农村,开展调研,提供住房安全改造方案50套,将专业技能运用于实践,高质量协助当地完成自建房安全专项复核评估任务,水城区人民政府授予37名教师“先进个人”称号……
多年来,贵州建设职院不断依托自身专业特色,推动人才下沉,强化乡村技术服务。并以乡村规划为引领,加强规划管理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打造规划引领发展的主旋律。选派技术骨干入村调研,为荔波县高桥村量身制定了以“漫漫村落,袅袅高桥”为主题,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生态文旅+特色农耕”双特型田园乡村规划。
此外,学院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务川自治县长脚村制定乡村全面振兴规划设计项目工作方案,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融入红色文化,打造特色的田园创意综合体。
引入专业设计团队,结合县果水村茶产业特色优势,制定以茶旅融合为基调的乡村规划,结合少数民族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打造“旅游+”特色乡村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化进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贵州建设职院将服务地方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放在“强技术支持”“强产业发展”上,多点开花,不断培育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动力。通过开设农村建设相关专业、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为农村地区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学院还与地方政府和农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并积极探索从农户“菜园子”直通学校“菜篮子”的供给模式,不断优化产销对接机制,实现“校农结合”多方共赢,让“校农结合”的“菜篮子”成为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车轮子”。2022年,学院通过“一码贵州”“832平台”等大数据平台获取大米、肉类、蔬菜及食用油等农产品,共计采购281吨,其中本省采购量(含毕节农产品)246吨,共计231万元;2023年共计采购农产品766吨,其中本省采购668吨,共计616.7万元,校农结合占比87.25%。
在“技能贵州”的发展愿景中,贵州建设职院勇立潮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学子走上了专业岗位,成为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
从贵阳市见龙洞路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主管工长到贵阳学院数字科技现代产业学院综合楼项目主管工长,从贵州建设职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5年,彭前安在学校收获的本领——专业技术技能、施工技术知识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顶岗实习不到半年时间工作能力突出,获评公司实习生中首个“优秀预算员”,并在顶岗实习结束后,成功升职为公司计量合约部副部长。
优秀源于不断地学习。杨娜通过自己的努力,连续两年专业成绩排名第一,连续两年荣获国家奖学金。家庭贫困的她,在校期间一直勤工俭学,参加“双创市场实践活动”,带领同学们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近年来,贵州将职业教育定位为特色教育强省的主抓手和主攻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更好地满足人民对获得更好的职业教育的需求和期待,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在贵州建设职院,每年都有一大批和彭前安、杨娜一样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奋斗在城市建设的第一线,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贵州建设职院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推动产教融合等方式,学校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为“技能贵州”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45载风雨兼程,贵州建设职院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卓越非凡的成就,书写了一部从初创到辉煌的发展篇章。
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实现“技能贵州”目标贡献新的力量。
水车不断转动,蝉鸣伴随着浓郁的稻香宣告着秋天谷物的丰收。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因紧邻“村BA”发源地台盘村,其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环境特点,被誉为“村BA”的后花园。
今年以来,贵州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强化省外省内就业服务“一张网”建设。
开阳热电联产及配套项目是贵州省兴建的第一个集中供热项目,是为开阳工业园配套建设的省重点工程项目。
热线电话: 15940539143
电子邮箱: 1285467814@qq.com
公司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陵东街道西窑村(西窑建材交易中心五金园A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