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是进口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大国也有出口每一个国家的情况,我都打算写一篇科普文章,介绍其应用。228个国家和地区,就是228篇文章。这篇文章是第十七篇。
泰国是农产品进口大国,在转基因农产品方面,主要集中于大豆、玉米等品类。根据泰国海关数据及美国农业部(USDA)的贸易报告,近年来泰国每年进口转基因大豆约200 - 250万吨。其中,约60%来自巴西,30%来自美国,其余10%来自阿根廷等国 。这些转基因大豆主要用于饲料加工行业,为泰国蓬勃发展的养殖业提供关键的蛋白质来源。
转基因玉米的进口量同样可观,每年约为100 - 150万吨。泰国食品加工和饲料产业对玉米需求持续增长,转基因玉米凭借其高产、抗逆等特性,成为满足产业需求的重要选择。
泰国在转基因作物种植方面采取了谨慎且逐步推进的策略。目前,转基因抗虫玉米是泰国唯一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数据显示,2024年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达55万公顷,约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33%。在呵叻府、素林府等主要玉米种植区域,转基因玉米的种植比例更高。
转基因玉米在泰国的广泛种植,有效降低了玉米螟等害虫的侵害,减少了约40% - 50%的农药使用量,同时平均亩产量较传统玉米提高了15% - 20%。此外,泰国也在小范围试验种植转基因甘蔗、转基因木瓜等作物,为未来的种植推广积累数据和经验。
泰国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转基因技术研究领域十分活跃。泰国国家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BIOTEC)作为核心科研力量,在作物基因编辑、抗逆基因挖掘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该中心的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培育出耐盐碱性大幅提升的水稻品种。在模拟盐碱地环境试验中,该转基因水稻产量比传统品种提高了30%以上。
朱拉隆功大学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团队聚焦于转基因作物的品质改良。他们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富含维生素A的基因导入到常见蔬菜品种中,培育出营养价值更高的转基因蔬菜。目前,这些转基因蔬菜正在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和田间试验。此外,泰国还积极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参与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项目,不断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随着转基因玉米种植规模的扩大,泰国转基因玉米的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据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及海关联合发布的数据,2024年泰国出口转基因玉米约50万吨,主要出口至东南亚周边国家以及部分中东国家。这些国家对玉米的需求旺盛,泰国转基因玉米凭借其优良品质和稳定产量,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而其他转基因作物由于尚未大规模商业化种植,出口量暂时有限。
泰国国家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BIOTEC):2023年发布的《转基因技术在泰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报告中明确指出,转基因技术是解决泰国农业面临的资源约束、气候变化等挑战的关键手段。通过对多种转基因作物的长期研究与监测,证实了转基因作物在提高产量、减少农药使用、增强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泰国进一步推广转基因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朱拉隆功大学:其农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详细阐述了转基因技术在作物抗病虫害机制方面的科学性。以转基因抗虫棉花研究为例,通过严谨的实验数据表明,转基因棉花能够有效抵御棉铃虫等害虫的侵害,同时在纤维品质上与传统棉花并无差异,有力地反驳了部分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品质的质疑。
玛希隆大学:在2024年举办的“泰国农业未来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玛希隆大学的科研代表发布声明支持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声明强调,经过严格科学评估的转基因作物,不仅能够保障食品安全,还能为泰国农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在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方面,转基因技术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迈大学农业学院在2021年发布的《转基因技术助力泰国北部山区农业革新》报告中,针对泰国北部复杂的山地环境与多样化小气候条件展开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耐旱型蔬菜品种,在模拟干旱环境下,其水分利用率比传统品种提高了25%,且在实际种植中,产量较传统品种增加了20% - 30%。该报告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干旱频发的背景下,这类转基因蔬菜对保障泰国北部山区的蔬菜供应意义重大。同时,研究还表明,转基因技术有助于减少山区农民对灌溉设施的依赖,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山区农业的可持续性。
孔敬大学的科研团队在2005年的《转基因作物对泰国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复苏的影响》研究报告中,聚焦于泰国东北地区长期面临的农业低产问题。以转基因甘蔗种植为例,研究表明,转基因甘蔗在抗甘蔗螟虫和宿根矮化病方面表现卓越,病虫害发生率降低约50%。这不仅减少了因病虫害造成的减产损失,还通过提升甘蔗的含糖量,使制糖企业的出糖率提高了8% - 10%。报告强调,推广转基因作物能够为泰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注入新活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宋卡王子大学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虽然侧重于海洋领域,但在农业转基因技术研究上也有独特贡献。其在2021年11月发表的《利用海洋生物基因资源改良陆地作物抗逆性》研究声明中,阐述了从海洋生物中提取耐盐、耐低温基因,并导入陆地作物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验,将这些基因导入到沿海地区广泛种植的水稻品种中,培育出的转基因水稻在盐分含量高于正常水平30%的土壤中,产量仅下降不到10%,而传统水稻产量下降超过40%。该研究为沿海地区的盐碱地农业开发提供了新途径,展示了转基因技术在拓展农业种植空间方面的潜力。
泰国农业大学在2002年初发布的《转基因技术在泰国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融合中的角色》报告中指出,转基因技术能够助力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优势互补。研究团队通过对转基因作物与有机种植模式相结合的探索发现,转基因抗虫作物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同时,配合有机肥料的施用,不仅能保持土壤肥力,还能提升农产品品质。以转基因番茄为例,其果实中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含量与有机种植的传统番茄相当,且在储存期方面,转基因番茄的货架期延长了约7 - 10天。这一成果表明,转基因技术有助于推动泰国农业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部长:在2024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公开表示,转基因技术是泰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将加大对转基因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转基因作物种植,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泰国农业的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泰国著名农业专家颂猜·吉滴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强调,转基因技术是农业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以泰国的农业现状来看,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星空体育官网,同时对环境保护也具有积极意义。他呼吁政府加强对转基因技术的科普宣传,消除公众误解。
泰国生物技术产业协会主席:在行业峰会上发言指出,转基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泰国不应落后于时代潮流。协会将积极推动泰国转基因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加强与政府、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促进泰国农业生物技术的进步。
泰国制定了完善且系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推动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泰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明确规范了转基因生物从研发、试验、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监管要求。设立了专门的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对所有转基因项目进行严格审批和持续监督。
在政策扶持方面,政府为转基因技术研发提供专项资金支持,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对于从事转基因技术研发的科研人员给予税收优惠和科研奖励。在种植推广环节,对采用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农民提供种子补贴、技术培训等支持,促进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粮食安全保障:泰国人口增长以及食品加工、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对粮食的需求不断攀升。转基因技术能够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品种,如抗虫水稻、耐旱玉米等,确保粮食稳定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可持续发展:转基因作物的抗虫、抗病特性大幅减少了农药使用,降低了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部分转基因作物能更高效利用资源,减少化肥使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符合泰国绿色农业发展理念。
提升农业竞争力: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泰国依靠传统农业在成本和产量上的优势逐渐缩小。转基因技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泰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巩固泰国农业出口大国的地位。
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重视转基因技术是泰国紧跟全球科技发展趋势的体现。通过发展转基因技术,能够提升国内农业科技水平,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推动农业领域的创新发展,为国家整体科技实力提升奠定基础 。
热线电话: 15940539143
电子邮箱: 1285467814@qq.com
公司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陵东街道西窑村(西窑建材交易中心五金园A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