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1285467814@qq.com 登录 |  注册 退出

公司动态

南昌市政协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专题调研

  南昌市政协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专题调研为助推南昌市供销体系建设,畅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南昌市政协成立进一步完善全市农村供销体系建设课题调研组,深入全市县(区)村镇、项目现场,采取调阅资料、实地走访、蹲点调研等方式,了解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现状,并赴山东济南、临沂等地考察,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一)基本组织架构。通过建设流通企业为支撑、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级为终端的流通网络,开展农产品上行和农资、日用品下行等流通服务工作,全市供销联社系统可以分解为机关与企业两条线、市县乡村四个层次。一条线是供销联社系统本身,即市县供销联社机关和基层供销合作社(简称基层社),第二条线是供销联社系统创办的众多社有企业和参与投资的有关企业。截至2023年10月,南昌市供销联社系统有4个县区社、92个基层社。市及县供销联社机关,是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市社人员34人,4个农业县(区)合作社机关共68人。全市供销联社系统组织兴办了各类专业合作社392个,入社农户4万余人。

  (二)项目建设情况。2023年,南昌市供销联社与市政公用集团、省供销联社总投资约22亿元,共同建设南昌西部物流园项目,打造含水果蔬菜交易区、集配中心、仓储加工、冷库及商业区为一体的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县区层面,安义县供销联社建设4个冷库冷藏室,南昌县、新建区社各建设1个冷库冷藏室。

  (三)政府政策支持情况。近年来,南昌市委、市政府出台《南昌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南昌市财政每年安排供销发展专项资金600万元。县区层面,南昌县等3个县(区)相继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新建区、安义县政府每年分别安排200万元、3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供销事业发展。

  全市供销系统对标对表综合改革目标要求,有序推进农村供销体系建设,特别是城乡冷链物流和“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农资供应、土地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取得较好成效。全市供销工作连续4年排名全省前2名,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一)农村供销流通体系进一步夯实。1.基层网点向村级拓展延伸。利用原有基层社、与村民商铺网点合作等形式,建设区域性农资配送站21个,村级连锁、配送网点441个,打造贯通市县乡村四级供销流通平台,持续发挥农资供销主渠道作用。目前,南昌市供销系统农资市场销售份额占比约50%。2.合理布局市场网络。大力推进冷链物流骨干网、“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建设。南昌市供销联社投资成立南昌市供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南昌供销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等,通过高质高效运输配送服务,形成产地到消费终端的农产品市场网络。进贤县供销联社成立绿韵仓储服务有限公司,安义县成立江西省供销绿能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江西省供销金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等,与公交公司,韵达、中通等快递物流企业合作,形成“多方合作、资源集约,布局合理、运行高效,功能完善、开放惠民”的供销集配模式,完善农村供销体系“最后一公里”。3.推动城乡流通融合。2015年12月,成立南昌供销喜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延伸线上线下服务,丰富销售渠道。今年6月成立南昌供销超市有限公司,在南昌八一馆站等5个地铁站开设供销便利店星空体育官方app下载,推广和销售南昌本地农产品。2018年9月,南昌县成立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建成9个乡级服务站。

  (二)供销服务能力不断增强。1.带农益农服务水平提升。至目前,领办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 392 家,其中创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家、全国总社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省社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5家。南昌县供销社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百强县级社”。打造“农民进城打工,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打工”服务品牌,发展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多种形式土地托管服务网络体系,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土地托管服务总面积约60万亩。2.公益服务属性持续彰显。做好化肥淡季储备、农资供应工作,护航农业生产。部分县(区)社承担了防汛保供、化解风险隐患等职能。新建区供销联社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利用自身资源,2023年,储备防汛物资草袋10万条、麻袋10万条、编织袋1万条。3.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擦亮。今年7月,注册“豫章农臻”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通过供销组织优势,向消费者推广具有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特色的本地农产品。目前,“豫章农臻”品牌已备案,大米品牌也处于市场试销阶段,市民认可度不断提高。

  (三)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市供销联社及4个县(区)社先后召开社员代表大会,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规范社有资产管理,不断提升社有企业管理水平。通过5批公开招聘和4次企业管理人员招引,市供销联社社有企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职工占比由2018年的5%提升至63%,人才队伍得到完善和提高。

  近年来,南昌市供销体系取得长足发展,但比照《南昌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要求,仍存在一些短板。

  (一)网络覆盖不全,流通体系有待加强。1.基层社功能有待完善。基层社人员缺失严重,原有职工到龄退休或改制后自谋出路,新的职工又很难招入。以南昌县为例,有16个基层社的人员是聘用或委托村委会负责人等人员经营。不少基层社的资产成为危房,4个县(区)供销系统需要改造加固的危房面积达3.6万平方米。基层社功能弱化造成群众服务需求无法满足,很多村镇群众选择其他市场主体,有些需要去找较远乡镇的专业经营户或者通过传统的赶墟等途径购买农资。2.供销集配终端覆盖不全。至今年10月,建设4个县级供销集配中心点、60个乡镇供销集配网点(完成100%)、441个村级供销集配网点(完成49%),其中,利用原有基层社网点建设的供销集配网点155个,占比30.9%。产业发达的乡(镇)、村有快递物流企业进入布点运营,但产业不够发达、人口较少的乡(镇)、村就没有网点。

  (二)市场竞争力较弱,业务范围有待拓展。1.传统业务萎缩,市场竞争力不足。大部分基层社规模较小,经济实力偏弱,开拓市场、参与流通的能力不足。加之烟花爆竹、农资、再生资源等供销传统产业市场化经营,竞争力显著下降。有些县(区)社资金渠道来源较窄,应对化肥市场价格波动、完成保供稳价任务较为乏力。目前,仅仅依靠县(区)社自有资金和少量信贷资金,很难与实力雄厚的市场企业竞争。2.农产品电商推进乏力。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农村电子商务规模化推广较为困难。从工业品下行情况来看,农村常住人口下降,多是老幼妇残,消费能力和采购能力比较低。从农产品上行情况来看,存在不少困难:一是本土特色农产品规模小,来源分散,电子商务与本地特色产业融合不深,品牌识别度不高。二是大部分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程度较低。三是农产品窗口期短,利润空间有限,农户农企参与农村电商意愿不强。同时,各类直播平台开展带货、大中型企业建设自有平台和管道,农村电商平台中农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

  (三)要素支撑不足,服务能力有待提升。1.要素保障不足。(1)土地和资金要素投入不足,延缓了供销集配体系建设步伐,整体基础设施水平不高。进贤县县级集配中心建设需要50亩以上建设用地,争取多年,目前用地需求仍未解决。资金层面仅有市级资金政策支持,有的县区财政困难,拿不出相应配套资金,建设“县乡(镇)村”供销集配体系资金缺口较大。(2)信息化水平低。基层网点的数字化设备较为欠缺,对物流进程、数量、价格和农药增减等关键数据的汇总收集和分析能力不足。通过信息技术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完整供应链,从而实现供销集配的技术尚不成熟,难以实现资源共享、规模经营。(3)人才极其匮乏。县(区)社社有企业、基层社在职人员普遍学历层次不高。南昌县、安义县、进贤县、新建区供销系统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比分别为15%、2%、2%、2%。整个人员年龄结构老化,45周岁以上人员占比分别为67%、82%、84%、84%。企业员工创新意识、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弱。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和“互联网+”的环境下,面对冷链物流骨干网、“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农村电商等专业要求,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软硬件设备操作能力仍然较为欠缺。2.带农益农模式有待优化。供销社与农民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供销品牌知名度还不够响亮,企业、农户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有待提升。全市供销系统领办经办合作社392家,仅占全省6205家的6.3%。供销社与南昌市特色农业产业品种的结合度还不强。在南昌八一馆等5个地铁站开设的供销便利店,销售产品仍然以饮料等快消品为主,生鲜果蔬非常少,店内对南昌市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不多。

  根据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立足南昌市供销工作实际,调研组建议:进一步强化要素支撑和管理机制,持续推进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城乡流通保障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一)建议以充实基层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网点布局。1.合理网点布局。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基层社合理布局,弥补网络空白,延伸服务链条。根据需要,对基层社社有资产除危加固,改造升级。帮助基础较差的基层社(或基层社空白地区),通过上级社帮带、引入社会资本、兴办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社有企业延伸网点等办法,逐步恢复经营业务。重点对基层社进行清产核资,盘活利用,针对因手续不齐全、年久丢失等情况导致产证缺失的资产,与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积极沟通,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帮助予以确权登记。加强与商务、交通、农业农村、邮政部门的联系协调,集约推进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多站合一、服务同网的区域内统一的集配服务体系,可持续地发展末端物流网络。2.密切与农结。坚持为农服务的公益属性,推动合作社的规范创建,注重合作社的市场培育、人才培养和示范创建。积极打造一批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主营业务鲜明、农民社员基础广泛、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的基层社示范社。鼓励基础较好的基层社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拓宽基层社负责人选任渠道,鼓励村两委负责人、农村能人入社参选。吸引个体和农家店加盟到连锁经营网络,加大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及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合作,增强供销社在基层的发展活力,巩固经营服务阵地。

  (二)建议以提质扩面为抓手,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1.优化商业模式。梳理完善企业发展战略、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立足全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以市场经济理念和手段开展经营服务。加快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围绕产业优势、运营能力、平台生态等发展模式,扎实拓展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收储加工等系列化服务,不断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领域延伸,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销对接发展新模式,通过订单种植和电子商务等开展“农企、农超对接”,对农产品直采直销,减少中间环节,稳定供需关系,助力农民增产增收。2.强化品牌引领。立足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做好“豫章农臻”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的培育和开发。结合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特点,通过“网上供销超市”、农产品展示馆和线验馆等途径推广品牌。依托县乡村供销网点信息化改造提升,适配电商服务,对验收合格的电商服务点进行“以奖代补”。推进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满足电商产品标准化需求。强化农产品标准化、精细化、差异化加工和包装设计,充分发掘农产品文化内涵和传承功能,提升农产品档次和附加值。3.拓展业务领域。从“守摊子”向“闯路子”转变,用好用实供销发展专项资金、农业服务化资金,多层次推进供销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稳定和优化涉农领域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完善供销系统社有资产租赁管理办法,明确资产租赁的方式、流程、价格、期限等,实现资产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强化管理监督,防范经营风险。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深化与金融主管部门沟通对接,稳妥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在不对外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通过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形式,建立市、县两级共同参与的供销合作社合作金融模式,实现实质意义的联合与合作,拓展为农服务功能。

  (三)建议以优质规范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服务实力。1.完善网点服务功能。加大投入,根据辐射范围和市场需要,改善县乡村供销社的软硬件设施和数字化设备条件。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社等“三社”融合,以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进行涉农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对乡镇超市、农村便利店等服务设施的整合,做好供销集配中心升级改造和乡村网点扩面提质,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拓宽经营服务领域。2.推进服务平台建设。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等信息技术,建设“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信息数据平台,整合仓、货、车和网点等资源,实行集成管理、指挥调度、资源分配一体管理。通过系统数据平台,实现货品供销的精准掌握,发挥组织优势,在不同网点和终端之间实现农产品集配调拨售卖,提升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践证明,“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通过整合流通资源,能够实现各类资源的共享互通,通过“运力叠加”“运力共享”,开展合作的物流企业运输效率提升了70%、运营成本降低了20%、快递价格下调了15%。3.延伸线下服务平台。利用基层社或村级集配网点,为企业、农户提供产品检测、信息查询、农技帮扶、保鲜包装等一系列农产品上行服务。强化与农户、企业联结,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组织货源,发挥“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作用,便捷畅通地销售特色农产品。用好供销这个金字招牌和“豫章农臻”公用品牌,宣传推广全市特色农产品,通过供销系统电子商务和地铁便利店等途径销售“土特产”,带动农民增收。4.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强化基层社治理机制,加强农资市场监督和经营主体管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提高监管效能和水平。支持供销市场主体统一销售化肥、农药、种子,建设农资经营放心网点,严格产品质量和价格管理,实现少环节、低差价经营农资商品,让利于农民。

  1.夯实要素支撑。将完善农村供销体系建设、打造供销集配体系、畅通县域物流配送体系作为全市“一枢纽四中心”发展战略目标重要内容,高度重视,高位谋划。强化农业农村、供销、商务、市监、交通、邮政等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畅通信息交流,整合资源共享。梳理已出台的有关扶持政策,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加强土地、资金、人员等各类要素的保障力度,适当提高市级供销发展专项资金额度。根据农资价格不断攀升的实际情况,相应提高市级化肥淡季储备补贴标准,切实发挥供销部门在农资市场的保供稳价作用。2.加快项目推进。强化资金保障,加强属地配合,注重工程质量,积极推进南昌西部物流园项目和县区集配中心项目建设运营。统一谋划、统一运营,前端紧扣产地市场,对接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业务联系;中端抓好冷链物流园区招商运营,完善园区智能信息化、绿色节能化建设,开展诸如大宗农产品贸易、预制菜、中央厨房、生鲜配送等服务业态;末端加强产销对接,立足本土特色,做优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农产品销售。各县区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规划冷藏库、冷冻库等设施布局,推进现代农产品冷链快递物流基地建设。3.提升供销队伍素质。积极稳妥推进减员增效,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加大人才招聘招引和培训力度。通过选调生、对外招聘企业管理人员、职工等方式充实优化人才队伍,吸纳农村能人、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农业企业负责人进入基层社。建立健全社有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完善薪酬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加大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力度,用好系统内外资源,针对性培养企业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能力。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15940539143

电子邮箱: 1285467814@qq.com

公司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陵东街道西窑村(西窑建材交易中心五金园A7-6)